7月19日,一名被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法院苦苦寻找的担保人,在漯河市某酒店住宿用身份证登记时被漯河警方发现。警方通知执行法官,把刚刚入住的郭某拘传到源汇区法院。
2013年,郭某的父亲因资金周转向李某借款15万元,出具了借条,并约定了利息。借款到期后,经李某多次讨要未果,源汇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依法判决偿还李某欠款本金15万元以及利息。判决生效后,郭某依然未能履行。李某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郭某愿意为父亲担保,该案件一度按照协议履行。2018年5月开始郭某和其父不知所踪,案件陷入僵局。2018年7月19日晚上,郭某来到漯河市源汇区的一家酒店入住,当其用身份证登记时被公安机关监控网络系统发现,漯河警方将这一消息迅速告知源汇区法院执行法官。执行法官火速出动,将“失踪”很久的郭某拘传到源汇区法院,经调查发现,郭某手拿高档钱包,并且使用两部价值不菲的苹果手机,在酒店郭某所开房间的桌上发现车钥匙一把,经询问是其开的一部轿车,其车辆被执行法官依法扣留。有钱买手机,有钱买车,有钱住酒店,就是没钱还钱,典型的失信行为。由于被执行人郭某以没钱为由,拒不还款,被源汇区执行法官拘留15日。
执行法官说“针对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疑难执行案件,除运用一些传统的限制手段外,今后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把被执行人信息提交网上布控,实现与联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压缩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增加失信成本,让其在生活中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