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中院:“五个聚焦”绘就重点工作“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0-04-01 09:20:10



3月31日,漯河全市法院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对当前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工作进行再安排,谋划今年全市法院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路线图”。漯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松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漯河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新利宣读了2019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漯河市纪委监委第25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戴相卿作了对2019年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漯河市纪委常委张向东对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成绩单:一路辛劳一路歌
2019年,全市法院围绕省法院和市委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坚持规范管理,坚持狠抓落实,全市两级法院受案、结案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展平稳。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9256件,审执结43952件,同比分别上升11.5%、7.4%;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5950件,审执结5594件,同比分别上升10.99%、8.62%。
服务大局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重大涉黑案件审判任务,审结的李昊烨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及马明君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相继被省扫黑除恶领导小组评为精品案件。在省政府对全省18个地市营商环境评价活动中,“办理破产”指标全省排名第4位,“执行合同”指标全省排名第7位,使营商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关于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助力乡村振兴。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护航绿色发展。举办“漯河市知识产权‘民营企业与商标战略’研讨会”,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建立驰名商标司法保护联络员队伍,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积极开展“府院对接”,推动一大批强制拆除房屋系列案件圆满化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刘尚进市长批示肯定。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5211件,结案13236件,执行到位金额17.246亿元,利用网络拍卖平台处置财产成交金额3.166亿元。
司法为民取得新进展。大力推广“网上办”“扫码办”,全市法院全部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扫码刷卡缴费等功能,让当事人实现不出家门“一网全办”。全年共网上立案5201件,网上缴费3604万元。取消立案庭以外部门立案权限,将执行立案、网络查控等工作移交立案庭统一办理,实现当天立案,当天查控。积极开展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网上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547起道交事故纠纷以非诉方式快速化解。联合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执结行动”,及时为3600余名农民工追回应得工资。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中院办理的周某申请人身损害司法救助案被省法院评为2019年度全省法院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队伍建设取得新变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初心更加坚定,使命更加明确。中院提拔、调整干部30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举办争做李庆军式好法官演讲比赛,积极开展评选办案标兵和“执行办案百日竞赛”等活动,在全市法院营造争先创优、赛成绩、比干劲、提质效的良好氛围。2019年来,全市法院评选出季度办案标兵106名,年度办案标兵53名,较好地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司法不公问题,坚持对内查处不手软、配合查处不护短,着力建设清正廉洁的法官队伍。
路线图:长风破浪会有时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大力加强过硬队伍建设,规范和加强审判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大力推进诉源治理,扎实开展奋勇争先、出彩添彩活动,力争各项工作进入全省法院先进行列,努力为漯河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和保障。”会议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紧扣‘五个聚焦’,以重点工作突破推动整体工作发展。”
聚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高层次、专家型法官培养和塑造。抓好选人用人工作,及时大胆选拔使用担当作为的好干部,让实干者实惠,让有为者有位,让进取者进步,让优秀者优先,让腐败者下台。开展奋勇争先、出彩添彩活动,引导、激励全市法院干警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实干争先的实际行动,为全市法院工作更加出彩增添浓彩。
聚焦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围绕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服务保障平安漯河高水平建设。围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保障法治漯河建设。继续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路子,健全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基层治理、诉源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让更多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聚焦提升质效,不断强化审判管理。紧盯短板弱项,强化审判执行管理。建立发回改判案件事先沟通机制,坚决杜绝简单维持、随意发回、程序空转等不良现象。持续抓好审限临界预警、长期未结案件督办等机制,督促案件应结尽结、应结快结。高度重视效率问题,盯住个案审限。严格纠错和坚决问责。注重畅通信访和再审渠道,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案件,坚决进入再审程序予以纠正。
聚焦司法为民,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大力推进网上办公办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网上办公办案平台,强化智慧法院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的成效,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加强诉讼服务集约集成,让人民群众一站通办、减轻诉累,让法官轻装上阵、专心审判。用心审理涉民生案件。妥善处理针对疫情防控背景下劳资、合同、债务等矛盾纠纷增多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化解。
聚焦司法改革,不断释放改革效能。健全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细化院庭长监督管理权责清单,健全完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充分保障法官依法履职。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拓宽网上诉讼服务功能,加快网上阅卷、庭审、调解、鉴定、保全、申诉等电子诉讼服务,实现机器干事,法官“验收”。运用司法大数据,建立完善质效评估、工作量测算、关联案件分析、案件趋势分析等系统,让审判管理成为案件质效的“体检表”、推动工作的“指挥棒”。

责任编辑:武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