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中院发布十项爱民实践服务承诺

发布时间:2020-07-07 16:17:29


   7月7日上午,漯河市委政法委召开全市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新利代表法院向社会发布十项承诺,旨在提升为民便民利民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一、进一步优化网上立案、网上交费流程。 持续加强网上立案工作,加大推广力度和制度执行力,实现90%以上网上立案3天内审核,网上立案后不再提交纸质立案材料,网上交费后直接打印电子票据,让当事人充分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


二、加快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 依托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加快实现网上证据交换、庭审、听证、调解等诉讼服务;协同推进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建设,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将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送达、保全、鉴定、评估等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与全省统一的网上办理平台对接,真正让老百姓一站通办、减轻诉累。


三、构建立案前多元化解、立案后分调裁审解纷模式。 在基层法院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对接综治中心、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和仲裁组织,优化相似案例推送、诉讼风险提示、诉前调解建议等服务,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案件流转、调裁对接、程序转换机制,形成多数简易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快调速审、少数复杂案件在后端精细化审判的工作格局。


四、全面提升智慧审判水平。 完善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规则,让群众更加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决纠纷;深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及时为当事人提供电子卷宗在线浏览、借阅等服务;完善关联案件和类案强制检索制度,提高审判质量,防止类案不同判;完善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对延长审限、扣除审限、中止审理的监管,切实解决诉讼拖延、隐性超审限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五、持续强力推进解决“执行难”。 全面推行智慧执行、公开执行,实现对执行案件的实时监督;加强终本案件管理,提高终本案件质量,终本后及时归档、统一管理;全面推行财产集约查控,立案后3天内进行网络财产查控,加大财产查控力度,线上线下同时发力,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综合运用全国网络查控系统,尽最大努力保障当事人胜诉利益。


六、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 贯彻落实省高院 “涉黑涉恶在办案件百日攻坚战”的部署,加快推进案件办理,切实提高审判质效;完善“打财断血”机制,铲除黑恶犯罪经济基础,提升群众安全感。 七、着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 持续开展全面提升破产审判工作水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依法、积极受理破产案件,加快清理长期未结破产案件;积极开展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定期发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推动形成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八、精准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法严惩扰乱防疫秩序、医疗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准确定罪量刑,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推行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典型案例定期发布和涉疫情民商事案件台账周报制度,依法妥善办理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案件的工作,推动惠企政策和暖企措施落地落实,助力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


九、切实保障律师依法履职。 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全面推广民事、执行案件律师调查令制度,保障律师网上阅卷,逐步建立律师网上排期开庭制度。


十、全方位推进司法公开。 加快实现审判执行信息精准推送,让当事人及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深化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典型案例发布等工作;在全市法院组织开展“邀请群众进法院”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促进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司法能力和办案质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