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漯河中院召开全市法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漯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松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漯河中院班子成员、各县区法院院长及营商环境工作分管院领导、市中院营商环境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通报了全市法院在“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及配合完成“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营商环境指标评价结果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陈松林院长传达了全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培训会议精神,全面指出了全市法院在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考核中与全省平均值以及与先进地市法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入分析了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原因,并对改进和提升全市法院营商环境法治化评价指标进行专项培训和安排部署。
一是切实提高对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市法院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把改进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的重要政治任务,当作推动当前全市法院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牛鼻子”,健全组织领导,强化政治责任,统筹调配力量,明确工作标准,强化督导落实,坚持硬指标和软环境齐抓并进,同步提升办案质量、效率、公信力,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二是要加强对指标的分析研究。各基层法院和中院相关责任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对照营商环境一、二、三级指标考核要求,按照中院印发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分工方案》、《开展影响营商环境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中院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的相关改进措施,对标对表找差距,切实把考核指标搞透、把落后原因找准、把整改提升措施定实,盯紧存在问题的单位、部门、法官,精准施策,立即行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各项指标最短时间内良性运转,力争年底前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是要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全市法院要按照省法院胡道才院长部署的“6+1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服务“六稳”“六保”,服务企业生存发展角度,扎实开展长期未结涉企民商事案件、刑事“挂案”、明显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执行难案、涉企错案纠正、长期未结破产案件等专项清理行动,认真部署开展“到涉诉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以项目化方式推进,让市场主体切切实实感受到专项整治取得的实效。
四是要高标准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要按照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在今年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提出的“到明年全国两会前,各级法院基本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盯紧全市法院一站式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列出“时间表”“路线图”,一把手亲自抓、亲自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切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着眼立案服务更优化,全面加强立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强化对立案诉讼服务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和考核,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要着眼诉源治理高质量,学习借鉴先进地市法院经验,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精准对接各类调解组织,积极推动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要着眼进一步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标准,建立识别分流机制,在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或快审团队,构建“门诊式”审判格局,让大量简单案件得到快速公正办理。要着眼信访管理精细化,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法院“有访必录、有信必录、有录必全”要求,做好涉诉信访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本院审判、执行、社会治理中的普遍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更好服务科学决策,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考核督导、问责追责。全市两级法院党组要认真落实“三挂钩”要求,切实加强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领导带头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专项督查抓落实、紧密协同抓落实、强化考核抓落实、严格问责抓落实,既要领导带头推动解决问题,又要确保将推进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层层传导到每一名干警,引导树立人人都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创造者的责任观念,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进一步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的联动机制,严格有效的考核措施,确保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