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中院法治微电影《我姓包》喜获亚洲金海棠奖

发布时间:2020-11-18 16:50:18


11月6日-9日,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在云南省临沧市举办,作为河南唯一一部政法作品,漯河中院报送的法治微电影《我姓包》从5019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优秀作品奖。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临沧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是亚洲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微电影盛会。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美誉度、品牌价值的国际性质微电影奖项。

作品《我姓包》在会上做了推介交流。此前,该作品刚刚在全国法院第七届微电影微视频金法槌奖颁奖会上荣获十佳微电影第四名的好成绩,获评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奖两个单项奖。还获得漯河市委组织部2020年度党建课件观摩评比特别奖。

微电影《我姓包》由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漯河纪委监委派驻第25纪检监察组联合拍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法官梦想、坚守初心的故事。舞台上的“活包公",现实中的真法官,两代人在不同追求中相互影响,而又一脉相承。通过双线形式的故事讲述,阐释了秉公断案的精神延伸和一清二白的家风传承。唱的是不徇私情,说的是清正廉洁,道的是使命担当。


近年来,漯河中院把“繁荣新时代法院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取向追求,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法治信仰,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作法院文化精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从2015年开始,该院组织创作团队从司法实践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围绕审判执行工作新成就、出彩点展开创作,相继拍摄了《让爱归来》、《铁水牛》、《情系深蓝》、《我姓包》等微电影微视频,以文艺的手法讲述身边法官的硬核故事、热血画面、泪目瞬间,把作品写进了基层群众心间。四部微电影先后在中央政法委、中宣部、最高法院获得奖项,其中两部被评为全国法院微电影大赛十佳微电影,一部获得了全国法院微电影大赛十佳提名,一部获得亚洲金海棠奖,多部微视频获省级以上奖项,充分提升了漯河影响力、美誉度。

漯河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新利表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搏,拓宽传播途径,不断总结提升,努力创作更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影视精品,做强、做优、做响法治文化品牌,讲好法治故事,传播好正能量,满足群众新期待。”


责任编辑:武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