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三月好“枫”景
助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月春风暖人心,多案连调显温情。近期,漯河中院连续调解多起涉建设工程领域纠纷案件,以“如我在诉”意识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以能动司法理念助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互联网+调解” 跑出纠纷化解加速度
法官,我现在可以操作进行转款……
法官,我这边已收到了对方转来的工程款了,您在协议中给我们注明已当庭履行吧……
从双输到双赢,88000元的工程款通过互联网调解当场履行。这是一起原、被告双方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二审争议较大,基于案涉工程双方在郑州惠济区法院和高新区法院均有关联诉讼。就案判案,难以一次性解决纠纷,鉴于此情况,调解结案更有利于双方矛盾解决,考虑到一方当事人在外地,承办法官多次电话沟通调解,逐步缩小双方分歧,最终通过互联网达成调解意见并当庭履行。信息化赋能、高效审结,这场互联网调解受到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促调解、速解封,跑出司法护企加速度
法官,我们公司银行账户一直被冻结,现在实在是已经影响到公司运营,怎样才能最快解除掉?
在栗某诉郑州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为保障工程款实现,栗某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依法及时冻结了该建筑公司银行账户。因账户冻结已经影响公司运营,建筑公司想尽快解封账户。案件若直接判决,不仅延长了纠纷解决周期,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将产生影响,在充分掌握案情后,承办法官从兼顾各方利益、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等角度出发,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法庭上,通过与双方当事人充分沟通交流,最终双方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顺利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签订后,法院当天即受理了栗某递交的解除保全申请。通过高效推进调解、及时解除保全,有效解决了建筑公司资金链断流的困境,助推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实际争议点,高效调解促和谐
法官,我们实际并不想要对方的赔偿,只是实在是生气啊......
在漯河某公司与某置业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中,漯河某公司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其损失近300万元。
通过查阅案件卷宗,法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存在数十年合作建房基础,此次诉讼仅系因施工中细节性问题产生纠纷,未能妥善解决,导致矛盾扩大。如果一判了之,不仅无法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矛盾,还可能因后续问题影响双方企业合作及发展。在充分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详细了解双方真正诉求,针对双方的分歧点,从法理、情理多角度进行分析和劝解。
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该案得以圆满化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瞄准实际争议点,努力寻求案件处理最佳方案,方能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健康发展、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倾心促调解,为民解“薪”结
在近日成功调解的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数十名农民工起诉案涉工程劳务分包方、总承包公司、发包公司等追讨劳务费。考虑到该案件涉及人数众多,且关乎民生问题,承办法官在了解基本案情后,立即对证据、事实及法律责任综合进行分析研判,并联系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是,各方当事人对案涉金额确定、后续履行情况等存在巨大争议,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承办法官耐心向各方释法析理,疏导对立情绪,最终,经过数小时的谈判,各方当事人深刻认识到拖欠劳务费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该行为给农民工带来的困难和不便,劳务分包方最终承诺一次性给付案涉劳务费。该案件圆满调解,不仅维护了农民工的“薪”,还温暖了农民工的心。

今年以来,漯河中院加大涉建设工程案件调解工作力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优势,致力变“判决”为“解决”,让矛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