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河南法制报整版报道我们的工作啦!

发布时间:2024-07-03 16:11:25



今天,河南法制报以《漯河法院系统奋力书写“公正与效率”的漯河答卷》为题,整版报道了漯河法院近年来的工作成绩!


06/19 News report

阅读原文



近年来,漯河法院系统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抓实诉源治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以更少流程、更优服务让正义提速,为群众减负。

诉源治理 让纠纷止于诉前

对村干部、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


“‘人怕敬、不怕硬’,我们做调解时态度要诚恳,然后寻找双方的契合点,再趁机调解……”5月28日上午,在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南王村“说理堂”,源汇区法院大刘法庭庭长金立给村干部、人民调解员讲授调解技巧。为基层人民调解力量“充电”赋能,这是漯河法院系统开展诉源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漯河法院系统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诉调对接,让更多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讼前,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强化机制作用。漯河法院系统健全完善法院与基层组织对接机制,联合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单位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全市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均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和调解工作室,对适宜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的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

强化多部门多元联动调解。漯河法院系统以党委领导的多元解纷大格局为依托,积极构建以法院为主干,纵横联动、集约高效的多元解纷大平台,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

强化人民法庭作用。人民法庭位于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漯河法院系统人民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了解辖区司法需求,加强与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乡镇街道的有机衔接,整合多方资源,扩大司法张力,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法治宣传。漯河法院系统围绕企业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普法在线》等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解纷指引,增强人民群众辨别防范能力,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能动司法 让审判更加有力

漯河市首届行政审判、行政复议、行政检察工作同堂培训


一审被发回重审率、生效裁判被改判率、生效裁判被发回重审率等指标在全省行政条线排名第一;漯河市源汇区法院上诉率为0%,在全省排名第一……翻看今年以来漯河法院系统行政审判工作“成绩单”,数字喜人,成效显著。
“行政审判,一手托着官,一手托着民,做好行政审判工作责任重大。漯河法院系统严格践行能动司法理念,认真抓好预防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这一系统工程,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漯河‘三城’建设。”漯河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永波说。
焦某、马某等19人诉某县人民政府要求履行征收安置补偿协议系列案中,漯河市中级法院行政庭积极沟通协调,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系列案未开庭均以调解方式结案。
一个程序解决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争议、保证审判质量的同时提升效率,发挥裁判指引功能,达到判决一案、化解一批、规范一片的效果。这也是漯河法院系统行政审判工作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漯河法院系统不断提升政治站位,从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办好每一起案件,推动行政审判工作实现案结事了、双赢多赢共赢。做实能动司法,强化行政争议的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力促实质解纷。积极延伸行政审判职能,加强府院联动、法检联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统一执法标准、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凝聚共识,从源头促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机制,今年1月至5月,漯河行政再审案件11件,较去年降低400%。
今年5月下旬,漯河市中级法院联合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律协举办漯河市首届行政审判、行政复议、行政检察工作同堂培训,通过同堂培训,发挥法检司律沟通协调机制作用,凝聚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合力,共同为漯河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


智慧建设 让办案更加高效

法院智慧便民设施


案件监管可在云端进行,裁判文书可实现智能评改,对于同案不同判的裁判系统会自动预警……如今,漯河市中级法院紧扣信息化时代脉搏,以智慧法院建设赋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法官增效,为正义提速。

 

“案件监管更透明了,我们在审判流程系统中嵌入了案件监管功能。”漯河市中级法院审管办主任苏建刚说,通过线上运转的案件监管系统,不仅划分了需要监管的案件范围、程序、方式、时限,而且能有效避免滥用监管权违规干预司法、牟取私利甚或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


“更智能,更高效!之前完成一份裁判文书的评改至少要几个小时,现在通过平台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提到现在的裁判文书评查平台建设,漯河市中级法院研究室主任刘冬凯赞不绝口。他口中的“平台”是漯河市中级法院自主研发的“裁判文书质量智能评价平台”。2023年8月,漯河市中级法院挖掘近3年漯河法院系统数十万份文书数据,联合郑州大学创新性研发出该平台。在评改文书时,平台根据裁判文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对文书进行打分,不仅帮助法官提高了评查效率,减少法条援引、病句错字等错误,也为院、庭长有针对性地评查提供了方向。

 


推进数字法院建设


为大力推进数字法院建设,漯河市中级法院积极落实省高院关于人工智能辅助办案试点工作的要求,今年4月底,上线“漯河法院数字化辅助办案预警平台”。平台面向漯河法院系统所有员额法官,将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审判管理中,一旦裁判有问题,平台会自动预警。上线“法官画像”系统,实时展现法官的工作业绩,追踪审判运行态势,用数据给法官“画像”。同时,上线“一案一码”系统,为每个案件制作二维码“身份证”,实现案件信息快速查询和全流程跟踪。

创新引领,让执行质效“优”起来。漯河法院系统上线“审执衔接”系统,全面梳理打通程序壁垒,让申请人申请执行立案更便捷。通过点对点查询结果回传软件,由漯河市中级法院集中查询被执行人不动产、公积金、社保、婚姻、户籍等信息,并将查询结果同步回传至案件电子卷宗,极大节省了工作量。


守正创新 让执行提质增效

当事人给法官送锦旗表谢意


如何让更多“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近年来,漯河法院系统坚持“一次有效执行”理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推动执行质效提升。


突出执行强制性,提升执行效果。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对涉民生、5万元以下的小标的案件,充分运用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切实提高执行到位率、完毕率。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执行活动48次,拘传1005人,拘留387人,执行到位11.917亿元;针对被执行人难找的案件,依法启动临控措施,推动执结案件22件;成立打击拒执罪合议庭,移送拒执罪犯罪线索23人次。


建立终本续管机制,做深做实终本案件管理。出台终本案件管理细则,建立结案终本专员双审批机制,实现全链条监督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抓取案件信息建立动态终本库,配置终本案件专职管家,确保案件结案后仍“有人管”“有人问”。同时,为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漯河市中级法院综合运用评比、通报、分包督导等方式精准指导、帮扶、监管辖区法院执行工作。


扎实推进“交叉执行”“执破融合”,攻坚执行难案积案。针对同一被执行人的关联案件,通过协同执行、指定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推进,减少干扰。打通执行与破产程序间的壁垒,对符合执转破条件的案件及时移送审查,清退“僵尸企业”,提升市场活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公开促规范,主动接受监督,定期开展“执行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行监督员参与见证重大、疑难案件执行。

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带队开展全市法院人民法庭观摩活动


“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永恒的主题,聚焦主责、深耕主业,我们将继续努力,奋力谱写‘高质高效、跨越发展’新篇章,争当全省法院系统‘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排头兵,为漯河‘三城’建设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漯河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表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