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 实训强能!漯河中院“以审代训”赋能调解员队伍

发布时间:2025-08-06 09:20:37


为深入贯彻落实诉调对接机制,切实发挥司法审判对多元化解纷工作的规范引领作用,提升基层调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近日,市法院联合市司法局,创新开展“以审代训”专题活动,主动开放审判资源,精心选取典型案件,邀请全市60余名骨干人民调解员走进法庭,“零距离”观摩庭审,“面对面”接受法官专业指导,为调解工作注入强劲的司法动能。





01

庭审即课堂,

法官精准释法明理



7月31日上午9时20分,市法院审判法庭内法槌敲响,一起劳动者受害责任纠纷案公开审理。在本次作为“教学案例”的庭审中,市法院民一庭承办法官不仅严谨把控诉讼程序,更在焦点归纳、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法官通过规范的庭审驾驭、清晰的争议焦点梳理和对侵权责任认定、赔偿标准计算等实务难点的深入剖析,为旁听调解员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法律实践课。调解员们全神贯注,重点记录法官如何运用证据规则、如何认定事实、如何适用法律,直观感受司法裁判的逻辑与尺度。

02

法官“手把手”,

提升调解专业水准



市法院立案一庭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法院为强化多元解纷前端法律支撑、积极融入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精心安排。法官在庭审结束后,专门就庭审中涉及的法律要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常见调解误区及风险防范等调解员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和“手把手”的专业指导。一位资深调解员深有感触地表示:“法官结合真实案件的分析和讲解,解答了我们长期困扰的法律适用难题,特别是对调解协议效力边界的明确指导,让我们在调解时更有底气,也更规范了。”这正是法院推动“以审代训”模式的核心目标——将庭审现场变为最鲜活的法治课堂,让法官成为调解员身边的“法律导师”。

03

深化司法引领,

共筑多元解纷“防火墙”



人民法院作为多元化解纷体系中的司法保障力量,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前端调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指引和专业支持。人民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第一道防线”,其专业性和规范化水平直接关系到解纷质效和群众满意度,市法院将持续深化“以审代训”等创新机制,常态化开展法官进调解组织指导、典型案例解析、调解技能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实务能力,助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法律明白人”调解队伍,推动实现“调解挺前、诉讼断后”的分层过滤解纷格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法院助推基层高效能治理、强化司法对多元化解工作指导赋能的具体体现。通过精准的法律指导,法院致力于夯实基层调解基础,畅通诉调对接渠道,为构建源头预防、非诉化解、司法终局保障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