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园欺凌遇上“法治灭火器”,
当邪教谣言撞上“知识防弹衣”!
漯河中院干警用法律课堂为孩子们编织“安全防护网”,
这波操作必须点赞!
扬法治风帆 筑和谐校园
为全面提升在校师生法治意识和反邪教甄别和防范能力,10 月21日下午,漯河中院法警支队警务科副科长、市外语中学法治副校长付强为全体师生开展以“崇法向善,铸就未来” 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聚焦校园欺凌防治与反邪教宣传两个主题,通过法律解读、案例剖析与互动引导,帮助学生树牢法治敬畏心,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为建设安全和谐校园注入法治力量。
此次授课以“身边事” 为切入点,从 “犯罪成本” 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认知欺凌行为的“隐性代价”,通过真实案例展开分析, 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欺凌绝非小事” 的真相,并提出“家——校——法治共建单位”合力护苗责任清单。
在反邪教主题中,付强采取情景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结合邪教案例,带领同学们找准邪教的法律定义,分析核心特征。针对邪教现实危害,教授同学们“三化识别法”“十个凡是识邪”“四要点拒邪”等简单好用的识邪方法和反邪举报与求助渠道。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前总感觉欺凌和自己离很远,现在才知道自以为的‘打闹’‘玩笑’背后有这么大的法律风险,以后会管好自己,也会帮助身边同学远离欺凌。”“对照今天的普法宣传,可以轻松揭下邪教的伪装,真的很好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漯河中院将紧贴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实际,精准施教,助推普法宣传从“全覆盖” 向 “高质量” 的升级,切实以校园法治教育实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用温暖对话,
为青春筑起反邪教防线

10月21日,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漯河中院民四庭干警李银萍。她没有携带复杂的法律文书,而是带着图文视频、情景故事和一颗真诚的心,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邪教主题课堂。
不讲术语讲理解,从“我们身边”说起
“有没有遇到过陌生人说能帮你实现愿望?”“有没有人告诉你,生病了可以不看医生?”李银萍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用简单的手势、放慢的语速和生动的图画,一步步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邪教。没有晦涩的定义,只有贴近认知的对话;没有刻板的说教,只有温暖的互动交流。
不只是“不能做”,更要“学会辨”
课堂上,李银萍通过视频小剧场,模拟邪教组织可能使用的欺骗手段:假借关怀之名接近、虚构“神力”治病、诱骗钱财……每一个情景后都会停下来,带着孩子们一起讨论:“这样的人可信吗?”“这样的行为对不对?”通过反复的辨认与思考,孩子们逐渐建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句口诀,一颗“种子”
李银萍还特意编了一套朗朗上口的“反邪教四句诀”:“不轻信,不跟风”“不贪心,不传谣”“生病去医院,困难找老师”“发现可疑快报告,法律保护你我他。”简单的话语,配合手势动作,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了自我保护的关键。
这不仅仅是一堂课
漯河中院干警走出法庭,走进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用司法的温度诠释“保护”二字的真义——不仅是维护公正,也是守护成长。
未来,漯河中院将继续深化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协同合作,以更有温度的方式、更坚定的法治信念,为特殊青少年学生织密“成长守护网”,让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茁壮成长。